强国强军:锻造北斗精兵劲旅(3)
总站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强力推行人才兴站、人才强站战略,以高标准完成系统研制建设任务为平台,打造出一支政治特别坚定、业务特别精通、素质特别全面、作风特别过硬的北斗人才队伍。
建站之初,面对艰苦的环境和未卜的前途,不少人曾有跳槽转行、另觅出路的念头。2000年5月,总站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交通大学招收毕业学员,许多人对北斗闻所未闻,当即就打了退堂鼓,最终只招到了一个人。总站领导不辞辛劳奔走在科研院所和重点高校,用北斗事业在国家建设发展、民族复兴中的战略地位凝聚人感召人,有效激发了许多优秀人才热爱北斗、献身北斗、建功北斗的持久热情。沈雁教授是国防科技大学赴美留学的计算机专家,曾担任国家重点项目副总设计师,毅然放弃领导职务和数十年生活基础,以普通技术人员身份投身北斗创业。近年来,每年申请到总站工作的北大、清华等名校毕业生和科研骨干近百人。总站先后挑选300余名技术骨干、64名博士和161名硕士跨入“北斗团队”。卫星导航频率是建立卫星导航系统的基础,也是国家的战略资源,由于中国卫星导航起步比美俄晚20年,国际电联制定的导航频率资源已基本被美俄占用。北斗起步之时,没有现成的卫星频率资源,也无可工作的轨位。总站频率工作专家队伍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最高使命,怀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通过近20年的努力,与美、俄、欧等先后进行180余次艰苦谈判,深圳新闻网,成功申报19份卫星网络资料,为全球系统30多颗卫星准备了轨位和频率,为中国北斗建设取得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资源。
在系统研制建设实践中,总站始终注重培养科研人员坚持真理、埋头实干、错情归零的事业品质。星座体制是北斗系统工程建设难度和系统性能指标的关键因素。在研究确定北斗二号星座体制时,一些专家主张照搬GPS模式,而总站专家针对我国科技、财力状况和境外建站受限等实际,坚持先区域、后全球的发展模式。为充分说服大家,总站组织科研团队针对当时我国技术水平、国家财力状况和暂时无法境外建站的现实,数次完善论证报告,反复进行仿真验证,最终以科学可信的方案赢得支持,为北斗二号如期建成奠定了技术基础。2003年12月,外场室主任李洪涛值班时发现标校机偶尔出现“跳大数”现象,按照系统容错策略,出现这种情况不一定会影响定位精度。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李洪涛带领科研人员连续两个月蹲守在机房,像过筛子一样从卫星信号收发、处理、监测海量信息中检查原因,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追溯倒排,分析数百万条数据,进行10余次试验,对20余台设备的软硬件进行优化升级,终于解除了这一“隐形炸弹”。为解决我军时空基准不统一带来的弊端,时频中心总工蔡志武带领科研团队开展国家时频体系立项论证研究,经过两年刻苦攻关形成的论证报告得到专家组一致认可,蔡志武同志认为此报告需求论证还不够充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他先后查阅上千份外文资料、编写了大量源代码进行仿真验证、征求了国内时频领域10多名专家意见建议,20多次深入作战部队一线了解应用需求。他和他的团队提交的国家时频体系建设方案得到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面对世界卫星导航科技快速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需求,总站党委教育引导全站官兵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增强潜心学习、刻苦钻研的使命感危机感。总体技术部总工程师楚恒林原就读飞行器制造专业,刚毕业到总站工作时看不懂技术数据,听不懂专业术语,搞不懂设备原理。他主动下厂跟研参与设备研制,利用各种机会向专家请教,33岁就成长为信号收发领域专家,并牵头北斗一号分系统研制,现已成为北斗全球系统试验系统最年轻的副总师,先后被评为全军优秀地方大学生干部和总参学习成才标兵。技术保障中心软件技术室原本仅负责北斗二号地面运控系统软件成果调试,24名技术人员感到任务单一,长此以往会变成平庸队伍,他们积极向总站申请承担北斗二号核心软件研制、联调联试、领班培训等多项任务,仅仅两年就由单纯的“操作员”成长为集联调联试、系统研制和部队指导诸多技能于一身的“多面手”。目前,该室已全面参与北斗二号、北斗全球和军用时频系统建设攻关,被誉为北斗“微软团队”。近年来,总站针对北斗系统建设需求和广大官兵成才迫切愿望,开展分岗位、分系统、分任务和综合性培训的“三分一合”培训,实施紧缺人才引进、创新人才开发、高端人才孵化和技术转型更新四项工程,先后培养出10多位知名专家、30多名技术带头人和200多名技术骨干,4人成为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高级专家,13名同志成长为国家级工程总师、副总师,2个基层单位被总部评为“科技创新群体”和“人才培养先进单位”。
总站官兵常年开展科研攻关和系统值班,“方寸荧屏、一盯十年”;部队地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同样专业的人才与地方公司收入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总站坚持把“为北斗牺牲一切、为事业奉献一切”融入官兵灵魂血脉,催生无怨无悔干北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总体技术部担负全球系统地面运控系统方案论证,探索试验阶段不仅难出成果还要承担风险,即使有重大成果也会因建设研制周期较长不能评奖。全体人员由原来总体技术室转隶而来,虽历经3次体制编制调整、4任室领导更换和一半人员进出,仍连续5年如一日甘于寂寞、刻苦钻研,为系统建设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北斗奠基者之一的李贵琦副总师,退休前已经60多岁了,仍工作在一线,耐心指导年轻同志做好每项工作。退休时,他自豪地说:“我一辈子就干了北斗这一件事,能给后人交上副好担子,给总站留下个好基业,也知足了。”北斗二号系统联调测试时,技术保障中心陈金平总工程师接到父亲病危通知,仍一心扑在岗位上,等任务完成,父亲已撒手人寰。半年后又得到姐姐癌症晚期的消息,仍坚持主持完成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分会交流工作,还没等回家就得知姐姐永远地走了。两位亲人病故都未能见上最后一面,成了他永远的伤痛。时频中心筹建初期,谢彦民主任把正准备高考的孩子放在一边,组织技术人员昼夜兼程赶进度,在3个月里,白天钻在直径不到1米的管道里敷设电缆,晚上泡在办公室审改技术方案,被总站官兵誉为“时频铁娘子”。军委首长在视察总站建设成果时由衷感慨,北斗事业的发展凝聚着总站全体官兵的智慧汗水和无私奉献。近年来,总站先后有65名同志受到国家和军队表彰,19人获得二等功以上奖励。
(作者:吴旭 高崇权 毛振东 李保东 刘懿 郑椿霖 赵海星 张泽星 马硕阳 白玉辰 香兴明)
(编辑:SN087)
- 中国体育彩票app下载:
中国体育彩票app下载 据法国媒体《巴黎人报》报道,蒂亚戈-席尔瓦正在等待巴黎圣日耳... - 美欧指责巴将AIP系统
元级潜艇 团长老丁 自元级潜艇露面以来,其新颖的外形和优异的性能就引起了全世界军事... - 深度:我侦察船抵近夏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 - 中土导弹交易目前协议
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资料图) 人民网11月15日讯土耳其国防官员14日表示,针对是否同...